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医学教育 网原创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医学教育 网原创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疑难点一:
广明,广大明朗。在八卦方位中,南面而立,南方即离方,这样子站立,看到的视界更明亮一些,故曰广明,广明为人向日明之处。后曰太冲,广明为阳,阳为外为上,太冲为阴,太冲,我所理解的就是太冲脉,太冲脉为“十二正经之海”,冲脉又称血海,至于太冲脉和冲脉的区别,为什么,冲脉指的是单纯的循行路线,而太,古作“大”,也作“泰”。【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故而这里太冲本人理解是冲脉通行少阴,和下文相衔接。人体经脉,流转运行正常,累积的精气在于此上冲。
疑难点二: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開,《太素》作“關”,开与关都是门闩(今之门锁)只要门闩一解,门就可能被打开。阖,《说文》:“门扇也。”《尔雅·释宫》:“阖谓之扉。”阖,本义是门扇的实体,房屋的门扇有封闭阻止空气流通和调节作用。属于阳明之府胃大肠,你看现代解剖贲门幽门就是很好的例证,枢,门户上的转轴。說文解字:戸樞也,枢,枢机,指事物中心的或重要的部分,这里的枢,指枢机。太阳,阳明,少阳这三阳,搏而勿浮(抟、传),阳容易上浮,搏,索持也。牢牢地把索持住,这三阳命曰一阳。
和下文联系一块: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这就回答了黄帝的问题,三阴三阳还是应阴阳之象的。
再一个:
最后一句: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者也。气里形表,就是呼吸之气和水谷之气经过肺和脾的运化传输,而形于表,三阴三阳是相辅相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