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当地时间6月1日,刚果(金)政府宣布该国已经爆发了新一轮的埃博拉病毒疫情。政府卫生部接到紧急报告,该国西北部的穆班达卡市附近地区首先发现了6名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患者,目前他们其中4人已经死亡。
报道称,发生在赤道省这几起病例报告目前还正在扩大搜寻中,尚未清楚还有多少其余的病例,这也是该国爆发的第十一次埃博拉病毒。目前了解到的是,感染者都位于一个聚居区域,发生过接触后即发病。当地政府称他们已经第一时间给予了救治措施,但效果不大,剩下的两名病例情况依然危重,已经做好了绝对隔离。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在1976年首次于苏丹和刚果地区发现。它是一种烈性的纤维科病毒(丝状病毒科),且能让感染者潜伏期结束后首先产生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继而在发病后出现呕吐、体内出血、体外出血、中风等急性反应,最后导致器官衰竭死亡,整个过程只需要三天。
这种病毒和新冠一样有强烈的传染性,且潜伏期也可以长达10天以上,但和新冠相比它的致命性要高得多。一般来说死亡率保持在70%以上且最高可达90%,和马尔堡病毒一起被称为全世界最危险的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四级(最高级,SARS三级,HIV三级)。更可怕的是它还在进化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四个亚型变异,这也让人类几乎无法有消灭它的可能性。
专家称,尽管这种病毒传染性非常高,但恰恰因为死亡率过高导致其蔓延能力不够(很快的杀死宿主,使得传播受限)。它每次在世界上爆发都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是在遇到公共卫生条件紧急时候,这种病毒就会再次来袭。所以不排除此次埃博拉病毒在刚果的再次爆发,是受到了新冠肺炎导致的世界卫生危机的刺激,然后趁虚而入。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度第十轮埃博拉疫情在刚果爆发,受到了世界广泛关注和捐款支援。世界卫生组织也在第一时间赶赴该国提供了相当完善的医疗措施和应急隔离方案。尽管如此,截至如今这种病毒还是感染了3400多人,他们中的2280人因感染病毒致死。刚果卫生部门称,6月1日爆发的病毒在时间地点等病因上,和第十轮目前找不到任何关系,所以很有可能会形成新的一轮爆发。
截止6月2日,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实施疫情统计记录显示,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病例已经超过620万人。其中美国已经即将突破180万,巴西累计确诊超51万。世卫组织紧急组织发言人瑞安称,现在根据增长数据图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疫情爆发目前尚未达到高潮阶段,而会在接下来的7-8月份继续大规模爆发。
评论认为,当下全球抗疫已经到了最关键时刻,目前人类面临的也不仅仅是新冠肺炎病毒的快速蔓延,还有更多其他的诸如人道主义危机、财政经济压力、货币金融冲击等多方面的社会性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前应严防死守最后的防线,提高警惕防止诸如埃博拉这种生物病毒的再次趁虚而入,否则会面临更深重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