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于1991年解体,这在当时国际上引起极大的震动。这么多年来还有很多的人都在探讨这一件事的原因,发表自己的观点。
苏联的解体,自身很多问题不可忽视,但是西方国家在这一过程里面也扮演者重要角色,出钱又出力,一个个手段轮着用,变本加厉折磨苏联,让人不寒而栗。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想要对付苏联,从经济下手是必然的。于是美苏之间就开始了一个军备竞争,不断花钱研究核武器与其他军事武器,确立本国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虽然这个竞争美国也在参加,但实际上美国投入的军事资金比例不超过5%,而苏联投放的比例已经高达15%!
巨大的军费投入让苏联政府在民生问题上的支出大大减少,百姓的生活水平下降,开始对政府产生不满的情绪。接着,里根又搞了一个星球大战计划,计划的内容是用一切手段阻止敌对势力对美国还有其他同盟国发起的核战争打击。计划一公开,日本、英国、意大利等纷纷对美国表示支持,并且加入到其中。
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气焰高涨,咄咄逼人,而西方国家表面上采取守势,但是实际上是以守待攻。也就是撒切尔夫人在演讲中说的采取经济上的威胁。通过分析,西方国家认为当时的苏联,经济发展指标非常高,这主要得益于计划经济的政策以及苏联采取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刺激手段。
因此,西方国家决定给苏联制造点内乱,削弱苏联的经济实力。当时苏联始终坚持与北约军备均等的原则,因此西方国家打算通过有意夸大所拥有的武器数量,引诱苏联增加军备投入,军备投入的增加会直接导致苏联减小在其它居民消费品上的投入,由此便会引起民众的不满,让苏联自乱阵脚。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政府拨款数百亿美元,用来发展“利益代言人”,即收买苏联权贵、著名学者,为他们提供奖金、发表学术论文、提供国际消费等,让他们在舆论上偏向西方国家。这一手段效果十分明显,进入80年代后,这些代言人奔走在苏联各大城市,质疑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甚至随意地将一些社会问题定性为制度的弊端。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苏联高层人物加入到这个行列中,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愤怒地说:“除了我之外,大人物们都被共济会收买了。”
20世纪70年代末期,苏联在一系列改革的刺激下展现出好转的局面时,对西方国家来说,一个完美的利用对象出现了,他便是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美国政客们发现,这个野心勃勃的苏联领导人“智商偏低”,对待问题不够理性,非常容易被诱导且极其虚荣。西方国家立刻对其发起攻势,诱导戈尔巴乔夫通过“改革”扰乱苏联的经济政治秩序,甚至彻底摧毁苏联。
史家有一种观点:苏联亡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很显然,相比于对付那些东欧小国,美英等国在苏联身上消耗的精力要多出许多。这个过程是漫长且曲折的,同时也是隐蔽而残忍的。不过,苏联的轰然倒塌并不一定意味着结束,也许只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放眼如今我们以史为鉴,是否能从当下寻找到许多相似之处呢?
